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急危重病中心分为急诊预检、急诊抢救、急诊台面、急诊留观、急诊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1/2(ICU1/2),现已成为上海市西南地区医护技力量雄厚、设备齐全和急救流程完善的急危重病中心之一,是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上海市金山核化伤害应急救治中心的核心学科,复旦大学化学伤害急危重病研究中心,复旦大学“985”医院优势学科和金山区重点学科,拥有上海市化学伤害急危重病医学重点实验室,是复旦大学急诊医学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国家级及上海市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上海市急性中毒救治技术培训中心,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心肺复苏培训基地,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呼吸机管理中心。
现有固定床位117张,其中抢救床位12张、留观病床40张、急诊病房36张、ICU1病房 18张、ICU2病房23张、ICU床护比为1:2.5。医护人员约120人,专科医师29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7名,主治医师12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拥有市级区级各类人才计划。近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上海市科委重点基金等市级区级等各类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化学源吸入性肺损伤的研究居国内领先,曾荣获区科技成果二等奖、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急危重病中心配备中央监护系统、不同系列呼吸机、ECMO、CRRT、超声机、心肺复苏仪、纤维支气管镜、降温毯、除颤仪、血液净化装置、微量注射泵、输液泵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床边检测技术:包括床边血气分析仪、床边生化监测仪、床边B超和X线片等为早期诊断、挽救生命赢得时间。
急诊以高效的预检分诊流程、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人性化的服务管理方法完成了逐年增长的急诊诊疗工作、抢救任务和各种紧急救援任务。目前急诊年就诊量近30万人次,年抢救人次逾6000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0%。在急危重症、创伤、中毒、烧伤等救治方面形成的“急救急诊危重病一体化”的救治模式,尤其在“核化学救治”方面,依托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形成了技术精湛、梯队合理的急诊急救团队,充分显现了急诊急救体系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应急救援组织能力。与院内其他科室合作开展快速诊疗绿色通道服务包括急诊心脏介入、床旁血液净化、急诊快速输血、急诊胃镜、DSA、CT、MRI、全自动干式化学分析仪检查,高压氧等为早期诊断、挽救生命赢得时间,多次出色完成群体伤、化学伤害等重大突发事件抢救工作及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紧急气道管理技术,机械通气技术,心肺复苏技术,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胸腔闭式引流技术,床旁超声监测技术,床旁快速检测技术,血液净化技术,ECMO技术,创伤急救技术广泛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抢救过程,成功挽救了大量急危重症病员如各类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呼吸衰竭、心脏呼吸骤停、内分泌危象、消化道出血、急性中毒、脑血管疾病、急诊创伤等。
ICU常规开展血管活性药的量化应用、经皮气管切开术、休克早期目标治疗、肺保护与复张策略治疗急性肺损伤(ALI)、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猛击复合降阶梯治疗重症感染、纤支镜直视下治疗吸入性ALI、困难撤机的综合处理、机械通气在高压氧的应用等技术,开展床边检测技术(POCT),开展体外膜肺氧合(ECMO)和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技术(CRRT),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PiCCO技术等。采取“急诊—ICU一体化”绿色通道模式提高了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近3年ICU救治各类危重病人2000余例,包括重症感染、多发伤、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各类休克、呼吸衰竭、急性中毒、脑复苏后综合征、内分泌危象、消化道出血、恶性心律失常等,病情危重度APACHEⅡ评分﹥16(占78.8%),抢救成功率大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