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概况

金医科研∣我院心血管内科龚辉团队对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和探讨
发布日期:2022-09-28 来源: 浏览量: 打印

E:\2 微信\【临时 定期删】网站后台\640 (1).png

2022年9月15日,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 IF=5.846 )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心血管内科龚辉团队题为“New Insights and Advances of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 in Heart Failure”的综述。

本文详细讨论了SGLT2i在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的多种作用机制,认为SGLT2i在调节心肌能量代谢、Na+-H+交换蛋白以及髓样血管生成细胞功能等方面仍具有很大的探索价值。

研究背景

SGLT2i是一类新型口服降糖药(降糖机制如下图所示),但在临床研究中同时展现出令人惊喜的降糖之外的作用:SGLT2i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均发挥了优秀的心肾保护功能。因此,SGLT2i逐渐被推荐为心力衰竭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在最新的各类指南中,SGLT2i与传统心衰治疗药物ACEI/ARNI、BB、MRA一起,统称为 "新四联疗法",可以应用于心衰管理的整个阶段。因此,关于SGLT2i如何发挥心脏保护功能的具体作用机制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

E:\2 微信\【临时 定期删】网站后台\640 (2).png

研究发现

现阶段,SGLT2i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被各种指南所推荐。SGLT2i通过多种途径的综合作用来达到其心血管相关的治疗效果,从而使心力衰竭患者受益,例如调节利尿、排钠、减肥减脂、改善血压、刺激血细胞和红细胞生成素、能量代谢重塑、缓解心脏结构失调等。但是部分机制仍有不确定性,且是矛盾和有争议的,如Na+-H+交换蛋白和骨髓血管生成细胞是否会在SGLT2i应用过程中发挥作用等。因此,对细胞、动物和临床的进一步研究应该得到补充。我们相信,对于相关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理论指导,并为心血管疾病(包括心力衰竭和心肌肥厚等),甚至是合并症的治疗提供更多策略及可能性。

E:\2 微信\【临时 定期删】网站后台\640 (3).png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心血管内科的龚辉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李珏星为第一作者,该项目受上海市科委基金项目(NO. 19JC1415703)的资助。

E:\2 微信\【临时 定期删】网站后台\640 (4).png

医学探索永远在路上,

闪光金医科研人,

快乐分享研究成果,

更多金医科研前沿,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