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概况

创三甲专栏|金医科研:我院李炳研究团队发现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可能是痉挛性脑瘫神经炎症中发挥特异性和关键性作用的潜在分子
发布日期:2022-11-07 来源: 浏览量: 打印

 

E:\2 微信\【临时 定期删】网站后台\640 (1).png

我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李炳副研究员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TNAP - a potential cytokine in the cerebral inflammation in Spastic Cerebral Palsy.于2022年9月14日发表在Frontiers in  Molecular Neuroscience 杂志上(IF=6.261)。

该研究发现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TNAP)可能是痉挛性脑瘫神经炎症中发挥特异性和关键性作用的潜在分子,并可以为痉挛性CP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前景的靶点。

研究背景

脑瘫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常伴有认知、语言和行为缺陷,可继发于癫痫和肌肉骨骼问题。大多数儿童的脑瘫是由脑损伤引起的,其病理改变可表现为大脑皮层、白质、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液化坏死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多项研究表明,痉挛性脑瘫可由早产、缺氧和宫内感染等高危因素引发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症。

研究发现

本研究首先通过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血液进行蛋白质组学检测和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并进行验证,发现ALPL基因的表达产物TNAP在痉挛性脑瘫患儿外周血中表达下调。接着在脑瘫幼鼠外周血和大脑皮层中也观测到TNAP表达的降低,而且脑瘫幼鼠的血浆和大脑皮层中骨桥蛋白和促炎因子表达显著增加。因此,认为挛性脑瘫中TNAP表达下调可能削弱其对NF-κB的抑制作用,导致NF-κB异常高表达,促炎因子IL-6、IL-17上调,抗炎因子IL-10下调,从而促使痉挛性脑瘫的脑内神经炎症的发展。

本研究成果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174522的资助下完成。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硕士研究生汪萧坤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李炳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E:\2 微信\【临时 定期删】网站后台\640 (1).jpg

医学探索永远在路上,

闪光金医科研人,

快乐分享研究成果,

更多金医科研前沿,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