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朱洁为急诊党支部和内科党支部全体党员作题为《四渡赤水的背景及过程》的“四史”专题党课。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在国民党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下,中央红军长征途上,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役。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内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是红军长征以少胜多,化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在党史与军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
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由于博古"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在“湘江之战”后,从八万多人减少到只有三万多人,湘江之战与李德指挥地位的动摇,遵义会议后重新确立了由毛泽东负责指挥军事,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从土城之战与一渡赤水到扎西会议与二渡赤水,再到鲁班场之战与三渡赤水,红军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最终四渡赤水,摆脱敌军。毛泽东等根据战局变化,巧妙布置,灵活变换作战方向,调动和迷惑敌人,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取得战略转移中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此次专题党课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分析透彻。课上,朱院长与在座的党员同志互动交流,课堂既严肃又活跃,有理论高度又有鲜活事例,使大家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四渡赤水,进一步提升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敬仰和热爱,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性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机遇,创先争优,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充分激发进取心、荣誉感。他强调,党员同志要以革命的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为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和活力,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让党的初心薪火相传,把历史使命永担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