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滇两年 成效斐然
——记金山医院援滇医疗队 2010年3月,我院响应卫生部、上海市卫生局医疗对口支援云南省的号召,签订三年支援彝良县人民医院协议,3月29日,首批5名志愿者赴滇参加援助工作,至今已历时2年,医院先后派遣内科、普外科、妇产科等高年主治医师以上医生赴彝良进行对口医疗援助,帮助该院在科室管理、医疗技术等方面,提高水平,取得成效。 管理帮扶 规范科室管理 丁柳美副主任技师刚到彝良县人民医院的时候,检验科没有标准的操作规程。针对问题,丁柳美制订整改方案抓“室间质控”和“室内质控”。建立室内质控图,要求每天开机后先做质控,保证在质控后才能上机做病人标本,同时在审核时要关注病人结果;建立所有生化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统一操作标准,加强员工责任心,提高沟通技巧,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编写涵盖“实验室开展检验项目清单、标本的采集、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等三部分内容的《检验标本采集手册》。同时,带动全科人员建立和健全科室管理文档,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建立各专业组的标准操作规程、质控和仪器的操作程序。经过一番努力,目前检验科已养成良好习惯,质控理念增强,操作规范,检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基本正确的指导和帮助。这只是一个缩影,医疗队成员在内科、外科、麻醉科、妇产科、检验科、放射科等科室管理中建言献策,规范科室运行管理一直是帮扶的重点工作之一。 传技术带人才 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当地医疗水平有限,缺乏医疗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稀缺。我院医疗队来到彝良县人民医院后,首先帮助医院开设了专家门诊,先由援滇医生坐诊,逐步转变为由当地医生坐诊,同时,还针对当地病种陆续指导开展了微创胆囊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异位妊娠切除腹腔镜下左附件切除、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联合全子宫切除、不脱垂的子宫经阴道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结肠癌根治术、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桡神经浅支移植修复尺神经等多项新技术,并通过定期学术讲座,教学查房,示范手术、门诊带教等多种形式,强化培养一批当地医生,同时接收受援医院相关人员来院进修,建立起两院院长期合作机制,目前,已有5名医生来院进修。还购置相关设备,建立远程医疗平台,我院专家组通过电脑实现穿越2000多公里的空间距离指导受援医院开展医疗活动。另外,我院还出资近10万元,根据新技术开展情况援助一批医疗器械。 舍小家为大家 彝良人民的好医生 医疗队的各位成员克服了种种困难,牺牲了个人利益,舍小家为大家,甚至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毅然投入紧张的工作中,他们高尚的医德情操,给当地医护人员和广大患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医疗队的李彩霞副主任医师因干活利索、水平高在当地有一个非常亲切的绰号“李麻师”,她接到援滇任务时,丈夫在病,孩子小无人照看,但权衡之后还是毅然踏上援滇之路,刚放下行李,还没来得及报个平安,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一名患儿呼吸不行了,请马上去”,立即冲到手术室,拿起器械火速赶到病房,插管,接呼吸机,调整,一步到位维持住患儿的氧供。干完了这一切,儿科的医护人员还不知道这位手脚麻利的医生是何方神仙呢。工作之余,李彩霞还乐于一些小发明,当地医院给病人上麻醉时就一根输液皮条,推注辅助药物时很不方便,李麻师自己动手制作了许多双通道管,这样方便了用药,又为老百姓节省了开支。 在援滇医务人员的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下,我院获得了云南同行、云南政府和百姓高度评价,一面面锦旗,一张张荣誉证书,一封封感谢信,树立起上海医生医术高、医德好的良好形象。截止2012年4月,我院医疗队接待门诊患者6844人次,急诊病人417人次,开展手术517台,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376次,学术讲座88次,教学查房1253次,示范手术235台,开展新技术36项,下乡义诊1887人次……无数次从死亡边缘抢救回奄奄一息的生命,使那些即将面临残缺的家庭又重现笑容;无数次步行数里送医到山中寨子,让纯朴的人民热泪盈眶;无数次感人的故事成为人们传递的佳话,说起上海医生个个翘起大拇指称赞。援滇工作在继续,感动在继续…… 相关链接 彝良县,昭通市辖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乌蒙山区,距上海直线距离近2000公里。彝良县人民医院位于县城角奎镇,占地20余亩,建筑面积12500平方米,医院固定资产总额3000万元,全院现有在321人,是全县唯一的一所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肩负着全县医疗技术指导、医疗教学培训中心和急诊抢救的任务,就诊范围覆盖全县18个乡(镇)和邻近三省八县的部分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