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体检患者同时发现心脏血管和下肢动脉血管重度狭窄,并合并血小板增多症,是应该调整抗血小板药物,还是行冠脉介入或下肢闭塞血管介入治疗?治疗方案的选择关系患者今后疾病进展,医生该如何抉择?
近日,我院泛血管疾病多学科联合(MDT)门诊接诊这样一位病人,朱先生常规体检发现心电图ST-T改变,平素无胸闷胸痛及活动后下肢疼痛症状,血小板增多症病史2年,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每天一次,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控制不佳。冠脉增强CT提示前降支远段重度狭窄,回旋支中断中度狭窄。下肢超声提示右侧股深动脉动脉硬化闭塞,双侧下肢动脉、颈动脉、主动脉管壁均提示多发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心脏超声大致正常范围。24小时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63次/分,房性早搏53次,室性早搏4次。运动平板提示可疑阳性,运动中出现房性早搏,室性早搏频发、成对及短阵室速。胸部CT提示右中肺实性结节(6*4mm);两肺慢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大泡。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甲状腺功能均正常范围。 朱先生初诊科室是心血管内科,但疾病涉及心血管内科、介入科、血液科、胸外科,如果常规就诊的话,患者需要奔波多个科室反复就诊,势必造成患者反复往返医院。首诊心血管内科医师考虑患者需同时就诊多个科室且病情复杂,遂建议患者预约泛血管疾病多学科联合(MDT)门诊就诊。 相关科室的专家们齐聚一诊室,共同会诊为朱先生制定治疗方案。多学科会诊专家有心血管内科龚辉主任医师、超声医学科秦川主任医师、血液科高松副主任医师、介入科鞠帅主治医师、胸外科刘加远主治医师,经充分评估和讨论后,多学科专家建议患者血小板增多症继续目前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治疗;下肢闭塞血管暂不进行介入手术,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加用抗动脉硬化治疗药物以及调整降血压用药等控制疾病进展、规范监测用药效果进行达标管理、结合适度运动并进行严格定期随访。肺部实性结节6-12月后随访胸部CT评估肺部实性结节有无进展;心脏血管前降支远段闭塞,运动平板检查中出现心律失常,考虑可能与心脏闭塞血管相关,建议患者可进一步完善冠脉造影并行血管功能学检查必要时行冠脉支架治疗。会诊结束,一次就诊就解决了朱先生所有的疑虑,朱先生及其家属对MDT门诊“一站式”诊疗服务表示了肯定,同时对专家们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泛血管疾病多学科联合(MDT)门诊 泛血管疾病多学科联合(MDT)门诊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合作、一站式筛查和评估、长期随访的泛血管疾病患者管理模式,不仅给患者提供了专业高效的医疗服务和个体化的诊疗方案,还避免了患者在不同学科之间奔波。 据介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到来,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病人数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为代表的泛血管疾病增长迅速,这类疾病均表现为不同血管床的同一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被称作“泛血管疾病”。“泛血管疾病”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病理特征,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危害心脏、大脑、肾脏、四肢等重要器官。“泛血管疾病”概念的提出是对心血管疾病发生规律及其特征系统性的重新认识,借助多学科交叉、跨学科整合的研究和发展模式,革新了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理念,从源头上预防血管性疾病的发生。 与朱先生情况类似的患者不在少数,多学科诊疗、通过精准的评估技术共同做出科学决策显得尤为重要。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泛血管疾病MDT门诊于2023年9月10日正式成立,由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血管外科、神经内科、介入科、超声医学科以及检验科等多个科室通力合作,主要服务于多脏器血管性疾病的患者,以跨学科整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全面、规范、一站式、个体化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