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动态 > 金医病例
金医病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防治
发布日期:2005-03-02 来源:金山医院   浏览量: 打印

什么是流脑?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属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多见于15岁以下儿童,尤其6个月至5岁小儿最易感。

流行特征

1、流脑多发于冬春季节。

2、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儿童和成人均可患病。

3、流脑可分为13个血清群,90%以上流脑是由A、B和C群引起的。

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较急,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短1天,最长7天。开始时患者仅表现为咽痛、头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不久可突然出现寒战、高热、头痛,烦躁不安,呕吐多呈喷射性,伴嗜睡,精神萎靡,婴幼儿还易发生惊厥。部分患者迅速出现皮疹,开始为玫瑰色斑丘疹,后变为瘀点或瘀斑,并迅速增多扩大,多见于躯干部。病人可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实验室检验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或脑脊液呈脓性改变。

预防控制措施

1、接种流脑疫苗,提高人群的免疫力。

2、勤晒衣被,居室经常开窗通风。冬春季节,室内可经常用食醋、艾叶等熏蒸消毒杀菌。加强体育锻炼和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3、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疫点早处理。